1.君主專制在從秦到清不斷強化的過程中偶有特殊情況,能反映這一情況的是( )。
A.戰(zhàn)國時秦國以王為首,統(tǒng)一后秦王稱皇帝
B.漢武帝以身邊近臣組成中朝執(zhí)掌決策權,隋代實行內史、門下、尚書三省制
C.唐代決策、審議、執(zhí)行權分離,宋代中央機構形成全面的權利牽制體系
D.明初廢除丞相,清初“軍國政事”由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
2.《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了( )。
A.總統(tǒng)制 B.聯(lián)邦制 C.君主立憲制 D.責任內閣制
3.列寧曾講過:“我們用‘強攻’辦法,即用最簡單、迅速、直接的辦法實行社會主義的生產(chǎn)和分配原則的嘗試已告失敗。”這里的嘗試是指( )。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經(jīng)濟政策 D.戰(zhàn)時共產(chǎn)主義政策
4.“吾國四千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zhàn)役割臺灣,償二百兆始?!毕铝袃热菖c梁啟超所述事實在同一條約的是( )。
A.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B.規(guī)定東交民巷為使館界
C.開放廣州、上海等通商口岸 D.割香港島給英國
5.有人統(tǒng)計,洪武十七年9月14日到21日,朱元璋平均每天要批閱200多個報告,處理400多件事,真可以說是日理萬機。朱元璋的忙碌和他采取的哪項措施直接相關?( )
A.廢除丞相,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 B.實行八股取士
C.組建特務機構 D.廢除行中書省
6.與英國《權利法案》相比,《德意志帝國憲法》的特點是( )。
①專制主義色彩濃厚 ?、诰髡莆諊易罡邫嗔?/p>
?、劬鳌敖y(tǒng)而不治” ?、茉紫嗖粚ψh會負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中國百年來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zhàn)爭是( )。
A.甲午戰(zhàn)爭 B.北伐戰(zhàn)爭 C.抗日戰(zhàn)爭 D.抗美援朝
8.新中國首次以世界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參加的重要國際會議是( )。
A.萬隆會議 B.日內瓦會議 C.聯(lián)合國大會 D.不結盟會議
9.20世紀50年代,我國推動民主制度建設的主要舉措是( )。
A.召開政治協(xié)商會議 B.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D.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選舉
10.新中國外交政策成熟的標志是( )。
A.提出“另起爐灶”方針 B.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D.奉行不結盟政策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ǎng)<http://m.kqzzy.cn/> 參考答案
1.C[解析]君主專制的特點是不斷強化,而C項唐代和宋代則有所削弱,故選C。
2.D[解析]《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了責任內閣制,故選D。
3.D[解析]列寧所講的是指在三年國內戰(zhàn)爭期間實行的戰(zhàn)時共產(chǎn)主義政策,此政策在國內戰(zhàn)爭結束后已不適合時局的需要,因此選D。
4.A[解析]題中梁啟超所述事實為《馬關條約》的內容,只有A項符合題意。B項屬于《辛丑條約》的內容,C、D項均屬于《南京條約》的內容。
5.A[解析]朱元璋即位后撤銷中書省不再設丞相,改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對皇帝負責,全國軍政大權集于皇帝一人,故選A。
6.C[解析]《德意志帝國憲法》頒布于1871年,規(guī)定皇帝擁有官吏任免權、立法權、軍權、外交權及對議會的控制權,故③排除,因此選C。
7.C[解析]題干強調的是取得完全勝利,故C項最符合題意,甲午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北伐戰(zhàn)爭進行不徹底,抗美援朝則是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之后。
8.B[解析]萬隆會議召開于1955年,沒有美英蘇法的參加。日內瓦會議召開于1954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以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參加討論國際問題的一次重要會議,因此本題選B。
9.B[解析]1954年我國建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推動民主制度建設的重大舉措,故選B。
10.B[解析]1954年由中國倡導,中國、印度、緬甸共同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故選B。
![](/www/images/zj_app_banner.jpg)